电磁兼容性EMC (E1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电气设备共处一个中能互不干扰、兼容工作的能力。对于一个设备,既要求它不产生过大的干扰使其它设备工作失常,也要求它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以在其它设备发出的干扰下能正常工作。
一个产品EMC的评价最终归结为是否符合相应的EMC标准,实施这种评价称为EMC鉴定测试,它是在一个产品投放市场前的最后阶段完成的。其实,按照一个产品研发、生产全过程中所需要的EMC测试量而言,鉴定测试只占了不到10%,90%的测试工作量是在此前完成的,包括从原理样机、初样到正样研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EMC测试逐步实现产品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而这90%的测试工作总称为EMC预测试。
为了获得一个产品(设备、系统)优良的EMC,EMC预测试必不可少。电磁兼容预测试包括了以下二个方面:
(1)电磁干扰特性、干扰耦合径特性、受试设备的电磁度特性的物理模拟预测与数学模拟预测;
(2)研究科学可行的EMC测试与试验技术,即包括测试方法与测试设备。
●预测试的目的
预测试是通过测量,对被测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指标给予定量的评价,并分析干扰源性质类型。测试过程主要验证电磁兼容设计是否合理,所采取的抑制干扰措施是否奏效,若存在干扰源,应从哪些环节入手。换句话说,EMC预测试就是保证产品的EMC设计落实到工程中,在从样品到产品的重要过程中,是产品通过EMC测量标准的保障。
EMC预测试系统可以使单位具有全程的EMC检测手段。从民用来看,其重要性决定了产品是否能推向市场;从军用来看,其重要性关系到产品是否能交付使用,能否完成指定的军用目的。
●电磁兼容预测试设备
预测试主要作定性测试,一般测试设备是由通用仪器加上必要附件组成,具体包括:
※灵敏度高的接收机,一般用频谱分析仪实现;
※使用电源阻抗稳定匹配网络(LISN),可使测试接近实际;
※瞬态限幅器,保证未知、大幅度尖峰信号不破坏仪器;
※使用必要的近场探头、天线;
※必要的干扰信号模拟源
●对电磁兼容预测试设备及测试环境的要求
※对于电磁兼容预测试设备,总的要求及发展趋势是系统化、集成化、高灵敏度、大带宽、低噪声,仪器的引入不破坏原有的电磁环境。
※对于预测试而言,测试环境的要求并不能因为其不属于正规测试而降低要求,但也没有必要在十分规范的场地进行。
※预测试可以比鉴定测试精确度低些、粗略一些,以便迅速找出问题并不使测试设施费用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