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 技术文章 > 光缆与光缆布线的特点

光缆与光缆布线的特点

大西洋仪器网  2014-07-10 10:59   点击 753
    光纤为光导纤维的简称,由直径大约为0.1mm的细玻璃丝构成。目前光通信使用的光波波长范围在近红外区内,波长为0.8至1.8um。可分为短波长段(0.85um)和长波长段(1.31um和1.55um)。概括地说,光纤本身传输优势为:
  • 光纤有很宽的带宽,基本满足现在以及将来数据传输,视频传输,对带宽的需求是绰绰有余的。包括中国电信网通,有线电视部(现称为有线电视公司)等大的运营商都建立了自己的宽带光纤网络,以及光纤网络。有足够的带宽支持数据及视频的传输,这是光纤最大的优势。
  • 在传输距离方面,可以比较远。包括海底光缆主干光缆,通过中继后可传输上千公里,这对于整个通讯来说非常有利。
  • 在传输过程中,对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是非常高的。通过光的传输,对于传递信息的稳定性很好,所以传得很远。
  • 抗干扰能力强。通过光信号传输,对于各种电磁干扰的屏蔽效果,基本上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所以同铜缆比就具有较大优势。

    光纤到桌面是光缆应用的一个范畴,除本身的四个优势,光纤到桌面的应用,主要是短距离传输。这主要相对于主干网络。通常的话,再长也不超过500米,一般地说,都在100米以内。主干网用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以更远。光的处理方式可以保证信息走更远的距离,楼内一般使用多模光纤,因为不需要传输那么远的距离。

    光纤主要应用于三种结构化布线:

  • 垂直布线:在大楼内部用于层间连接的垂直主干;
  • 水平布线:为连接客户工作站到同一层上的交换机的水平到桌面的布线;
  • 建筑群局域网布线:用于较远距离楼与楼之间连接的布线。

    用光纤来实现高传输速率布线系统的垂直干线,已经成为网络设计者的首选。光纤在桌面应用也逐步增大,它不仅能给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实现更多的应用,而且在安全性方面(如保护数据传输完整性等)它相对于铜缆也具有更多的优势。

    从光纤本身来说,它具有极好的柔韧性,可弯曲程度相对很大。即使很大的弯曲半径下,光线仍保持在纤芯中通过。在典型光纤应用中,只要弯曲半径不超过20mm,就不会产生明显的传输损耗。弯曲半径在10mm时,产生的损耗应不同的光纤粒径和波长(62.5um/50um,1300um/850um)而在0.5dB至0.2dB之间,根据TIA568-A标准,二到四根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大于30mm。所以光纤是出奇坚固的传输媒介。

    市场上现有三类光纤:50/125um多模光纤,62.5/125um多模光纤和9/125um单模光纤。光纤中间是玻璃纤芯,光线从纤芯中通过。以上提到的50,62.5,9um代表纤芯直径,125um则指纤芯外覆层的直径长度。所有光纤的覆层外直径是一样的,所以所有光纤的机械性质也是一定的。不过其光学性质就各不相同了。多模光纤纤芯较大,对光纤接续的要求较低,可与价格较低的LED技术配合使用。但其传输带宽也受到纤芯直径的限制。单模光纤纤芯小,只有一种模态的光通过,所以基本没有带宽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传输量剧增,对带宽需求直线上升。光纤网络中,仅一条光缆就能提供几乎无尽的传输能力,允许所有形式的数据同时通过。并且在所有布线系统中,光纤的数据误码率最低。光纤作为网络媒介,越来越成为首选。

    从前谈到光纤首先想到安装复杂要求高,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改变主要归功于两个原因:出现了新型,小巧的连接器,从而能密集安装,胜过铜缆一筹;端接技术的简化和新标准出台,降低了有源设备的成本。

    光纤解决方案优势在于它具有带宽更多,传输完整,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虽然使用光纤的一次性投入较高,但其安装测试,维护,重新布线费用低廉,综合其优异的性能,其性价比较高。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1000BASE-FX到桌面,ATM主干和ATM到桌面,还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纤到桌面(FTTD),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带宽,因而它和铜缆共同成为结构化布线中的主角。

    光纤主要弱点在于价格相对铜缆较贵,第二是安装比较复杂。而铜缆应用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语音,一个是数据。铜缆本身价格较便宜,安装比较方便简单。在一个楼里铺设比较方便,实用。数据方面,光纤可取代铜缆,语音方面则没有必要。

来源:大西洋仪器网    编辑:韦文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中注明"来源:大西洋仪器网"的作品的版权均属于大西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西洋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中注明来源的非本网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北京:010-51660899,  010-82663322,  82663355,  82663333,    13301114615,    13701114615,    13801114615免费电话:400-660-0899

成都:18601114615,028-85511900西安:18801114615,029-88361080太原:13001114615宝鸡:18901114615沈阳:15001114615

京ICP证040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