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实时资讯 >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大西洋仪器网  2017-06-22 09:14   点击 1622

  “互联网+教育”是指在互联网火爆的情况下,以教育思想为引导,充分发挥已互联网为前提下加强在线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与想学习提供一种互联网教育,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员为主要角色的非面授形式的教育活动。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的普遍应用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并不断推动教育向智能化、稳定化与普遍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现在经常提及的“在线教育”、“线下教育”、“直播课堂”、“时光课堂”等等。

  但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站在教育中两大主体即讲师与学员的角度看以上问题,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辩证审视“互联网+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看到这场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要意识到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的弊端并能够及时规避。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有利之处

  学生视角

  第一,“在线教育”以学生需求为教学方针,保证学生的主体第一性。

  学生具有创新性、主动性等属性,要求教育活动中必须已学生身心健康为第一的地位,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教育理论中也提出教育要以儿童而主体而非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互联网+教育”中课程内容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主要指导,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自由选择课程进行在线学习,例如平台“时光课堂”、“新东方在线”、“云课堂”等等,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教学质量与资源共学生们选择、自由学习,保证了学生的主体第一地位。

  第二,“互联网+教育”打破学生传统学习壁垒,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发展具有个性特征的要求,朱熹在《闻斯行诸》中第提到“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两千多年前孔子便在教育实践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体,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差异、知识层次的不同。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壁垒,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使学生资源不再是老师照本宣读,提供学生增长知识的途径,教学方式也发生改变,由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速度改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确定学习进度,进而将集体性和个人独立性学习需求结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互联网+教育”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终身教育的实现。

  “互联网+教育”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创新都吸引着学生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各种方式如积分、奖学金、头衔等激励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根据学生具有身心发展的连续性这一共性特征,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相比,在线教育的特点在于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即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网络中进行学习的交流和提问,为进一步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自由选择提问,同样也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提升知识层次,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教师视角

  第一,“互联网+教育”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在传统教育的模式桎梏下,教师授课课时多、作业批改量大且困难、数据统计量化标准不一、教育反馈缺乏科学化,班级授课时出现学生较多问题时这都在阻碍教师讲课进度与创新。

  “互联网+教育”以学生自觉学习为主,老师面授教育为辅,能够减少教师教授课时提问的数量,使教师们有充足的精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充足的时间去更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二,“互联网+教育”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交互式教学,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讲授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学生们自己通过互联网资源对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在已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授为辅的过程中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理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弊端所在

  学生视角

  第一,“互联网+教育”会使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更加依赖。

  “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实践以网络为媒介,多以手机、电脑、ipad为具体工具进行,学生需要通过时光课堂、APP等途径进行学习,并通过课后作业、知识考察、实践操作等途径提交学习成果,导致网络资源与授课知识紧密相连,学习资源的获取与反馈都将通过网络做为媒介,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

  第二,从师生面面交流转向网络交流,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有学习知识的要求,并且也有情感体验上的要求。教师可以在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质层面的影响,并根据学生品质实践实际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或纠正。

  而“互联网+教育”将会改变传统师生面对面交流这种方式,继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在一种虚拟的环境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在知识的传递方面确实比以前更加灵活,但是却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的培养,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道德情感互动必然也不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从不同角度看待“互联网+教育”

 

  教师视角

  教师角色的转变,技术层面提出的新要求,会受到来自传统教师的阻力。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领域一场改革,也是互联网火爆前提下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历史,凡有改革的地方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旧观念、旧思想的阻力。

  “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师以主体第一的角色转向学习的引导者角色,如此一来,教师“问道在先”的权利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另外,教师素质结构中能力结构上的教学能力也要求教师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而传统的老教师们由于年龄、资历、知识储备等局限不容易接受新的教育媒介和观念,在现代教育技术层面的提升也较为困难。

  通过对“互联网+教育”的利弊分析,我们在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把握好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新的机遇,也要提前规避好互联网有能对教育带来的挑战。要求教师队伍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习惯。利用互联网这一新时代工具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不断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教育的师生这两大主体出发推动教育的不断前进。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编辑:jiang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中注明"来源:大西洋仪器网"的作品的版权均属于大西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西洋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中注明来源的非本网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